玉米平菇采用二比一間作的栽培形式,改善了田間通風透光中上平菇生產澆水較多,對玉米生長十分有利。產菇后的增養料仍含有較豐富的有機營養物質,可以做為優質農農肥翻入土中,培肥地力。
間作玉米播種可在4月下旬,在早春翻耙整地的基礎上,撒施農肥,打成60厘米寬壟,株距較清種玉米要小,將種平菇行的玉米株數分別加到兩側的 行上,確保軒玉米株數達2900-3300株。種子要精選,采用精量或半精量播種,同時隨種施口馬,盡量減少田間作業次數。生育期的追肥,土產和業與常規清種玉米相同。
平菇播種前先將栽培平菇的壟作成寬80厘米,深 !2厘米左右,長3-5米的畦,增減料就地取材,可選用委草,玉米秸、豆秸、玉米穗軸等。將增減料切成3厘米長,放水中泡6小時,撈出后堆積發酵自理好的增減料含水量應在60%-65%。拌料前操作人員的手和工具要用3%高酸鉀液液消毒。拌料時無用多菌靈肖毒培養料,多菌靈用量應為增減料重量的0.26%,然后將閉關料與0.3%的石膏,.3%的食糖,0.3%的尿素,0.5%的麩混拌均勻,以備接種。
接種可在5月初進行,先吉畦底鋪一層增減料,撒 一層菌種,再鋪一層增減料,撒一層菌,連鋪三層增減料和三層菌種。每鋪一層都要用木反壓實,鋪后總厚度為15厘米左右,每平方米用菌種8-10瓶。接種后蓋一層報紙、一層地膜、拉緊壓嚴。在玉米起身前,畦面應蓋樹枝、稻草等遮蔭。在5-6月份的自然條件下,一般經25-30天菌絲即可發育成熟。畦面形成白色菌膜,即將出菇。此時撤出遮蔭物,揭下地膜,接種后到出菇階段一般不需要更多的管理,只要及時澆水保濕或雨大時排水即可。一般6-9月間可采菇3-4次,管理得當,可采5次。